所有由%发布的文章 catkin

美,你在哪里?诗歌的分行……

冰箱里的梅子

我吃了放在冰箱里的梅子。它们大概是你留着当早餐吃的。请原谅,它们太可口了那么甜,又那么凉。

但是诗人把它们换了一种排列方式:
便条
我吃了
放在
冰箱里的
梅子
它们
大概是你
留着
早餐吃的
请原谅
它们太可口了
那么甜
又那么凉
上午在长春重庆路新华书店看[北大讲堂录],三个小时,几乎看完了,得一点感悟,略为一观:
这是北大教授写的诗歌的五种形式:分行,韵律,意象,(语言……
    在读分行的便条时,忽然得:以语气的停顿,节奏的变换,使得叙事的主体化于想象的空间里,从而存在了叙事的诗意抒情……
这也是当代一种生活的缺乏,可是谁又曾意识到,谁又曾做到,正如张爱玲在时间无崖的荒草里,祭奠了一代人现实的爱情……
王涛在讲解海子的诗歌语言时,才感觉到语言本身而非诗人所营造的“诗境”。这本身就是一种缺乏。
既然审美的人生态度是超越的?那么到底是诗意的栖息的宗白华还是人生边上围城墙上的钱钟书还是守望距离的周国平还是沁圆春雪的毛泽东彷徨呐喊的周树人还是乘风破浪的郭沫若以无法为有法,以有限为无限的李小龙……到底谁更抚摩到美的真空?
雨的印记打湿了夜晚的星空,天上的星星睡了,没有月的天空,美,你在哪里?回眸一笑百媚生……

2008-11-16 00:27:33  青仙 ,东北

论炼化企业全员成本目标管理系统建设

wpid-wp-1425548840148.jpeg

 

 

 

 

 

 

 

 

 

 

 

 

 

 

 

 

 

 

 

 

 

 

 

 

 

 
1、 全员成本目标管理系统建设目标

全员成本目标管理系统建设,是以目标管理为核心,建设健全成本责任体系,成本指标体系,以数据分析结合经验判断不断优化业务模型,实现以经济效益为导向优化生产经营与操作活动价值化追溯与效果反馈的闭环管理,从管理层到执行层,从执行层到管理层,互联互通,动员全员智慧与力量,对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全方位控制与优化,预防成本发生,降本增效,知识沉淀,使企业真正实现快速反应,精细管理,提高员工降本增效的积极性,全力提高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继续阅读

你读了那么多书,为什么那么穷

诱惑有位名校硕士朋友,费劲巴拉在北京考了个国家公务员,可工资除去房租,吃饭已成问题,为了将来的仕途能够坦荡些,又读了个在职博士,加上他老婆现在年纪大了,正在筹划生孩子,倍感压力。

我们有个共同的群,里面硕士博士一堆,见连他都哭自己工资低,大伙儿也你一言我一语地抱怨起来。朋友见大家都有同感,于是吆喝着,穷死了穷死了,这样下去,要下班摆地摊才够生活了,又说自己想辞职,早知道在帝都过得这样拮据,还不如回老家东南沿海做点生意。

最后归结一句话:唉,读了这么多年的书,怎么觉得自己越读越穷了呢? 继续阅读

蒋勋:你若自信,何须比较

许多人喜欢比较。

比身上是不是穿名牌的服装,开的车子是不是BMW,或是捷豹;也有人是比精神方面的,最近上了谁的课,看了哪一本书。听起来是不同的比较,精神的比较好像

image

比物质的比较还高尚,其实不一定。作者认为,有比较之心就是缺乏自信。 继续阅读

我的文化我的美

spring(2008-09-22 20:25:57)

自从看了郭沫若【诗歌与音乐】、【致宗白华】后

对老郭崇拜五体投地

感觉他就是文化艺术界的奥尼尔

没有什么不能做的

只是人们对他的评价

远远少于鲁迅钱钟书

二十世纪最不能忽视的两个真正的文化元帅

就是毛泽东郭沫若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风华绝代

再也不可能由人写出

郭沫若是一个如同艾弗森一样在任何领域都是最佳答案

 

在他的散文中听他说文化是人文的进化

至于进化到什么程度

怎么样进化

没有具体的印象

不过这个并不重要

昨晚看余秋雨的上海人的个性

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上海人的对个体的尊重及方式的优越

就如同网上说的复旦学生学会了生活

不知道厦大的学生呢?但愿不要象易中天

讲的毫无美感

还不如我爷爷讲的好听

我记得高中时候一本书

讲三国那是一个精彩

魏蜀吴青龙白兔赤龙

输给了司马懿家的金蛇

关张赵的熊豹龙

 

说点正题吧

我觉的文化就是美化

文者,色彩斑斓的图纹,

是用来装饰美观的,

化的意思就是春夏秋冬生长收藏

文化就是美化

就是生命的生发生长收敛收藏

所以买东西买的就是人生的青少年人生唯一的不可再过的青春的蓬勃的生命力

我很欣赏余秋雨说的诗歌是生命力最勃发的形式,拿也就可以说诗人是最具有创造力的人

这一点上周国平说的好,生命的意义不是奉献更不是索取而是创造

创造什么,他没有说,儒家说是立功立德立言,佛家求长生不来,返老还童,佛家来世

都是追求一种永恒

大学我人文唯形而上美永恒

现在我觉得美是惟主体与客体相交汇的瞬间光亮的永恒

就是生命力的满足与释放,欣赏与创造之自由圆满的静界

就是尼采说的美是生命力的充盈(这句话是看别人书上说的)

尼采的超人就是将病态扭曲的人(马克思也是同意的)还到天真的状态

怎么样才能美化才能使得个体的生命力生长生发呢

儒生礼乐一同天下义,一和天下欲

道长以无厚入有间,游刃有余,乘物而游,乐逍遥

佛陀去来世涅槃

无情何必生斯世,有情终须累此身

同情同动,可得静界,则快乐生长幸福收藏

问世间情为何物,只让人青春永驻!

2008-9-22  柳新

中国历史上战斗力保持的最久的军队

中国历史上战斗力保持的最久的军队

中国历史5000年各个王朝的军事实力保持的时间不等,秦朝,隋朝威风一时,才那么几年就被打兔子一样干掉了。汉朝军事,唐朝军事被大家所乐道,其实也都百年而衰。元朝也就疯了几十年,清朝同样到了康熙以后就基本上谁也打不过了。惟有被轻视的大明军队战斗力保持的最久近300年。

1352年洪武起兵,明军初建,采石矶一战成名。鄱阳湖大破汉王60万水陆大军,平定枭雄张士城。1367年明军北伐蒙元,仅仅10个月就收复北京,从齐化门入城,俘虏监国贴木而不花,太蔚左丞相庆童,右丞相张康伯,中丞相满川,以及宣让,镇南,威顺等王子。缴获玉印,成宗玉玺。明军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胜利,将中国拯救出来,推翻了元朝把人分4等的残暴殖民统治,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把蒙古统治者推翻的国家。 继续阅读

张五常:读书的方法

读书的方法理解力的增长是要知其同,而不是要求其异。老师若不是有相当本领,就不能启发学生去找寻不同科目之间的通论。
这个说的牛X!

首先声明,我要谈的是为知识而读书的方法,不是为考试而读书的方法。后者,香港的学生都是专家——猜题目、背课文之能,世间少有。但为知识而读书可以帮助考试,为考试而读书却未必可助知识的增长。知识是读书的目的(An End);考试只是一个方法(A Means)。然而香港学生(或教育制度),却很显然地将这两佯东西颠倒过来。

我可在四个大前提下给学生们建议一些实用的读书方法。若能习惯运用,不但可以减轻考试的压力,而对更重要的知识投资会是事半功倍的。
(一)以理解代替记忆
很多人都知道明白了的课程比较容易记得。但理解其实并不是辅助记忆——理解是记忆的代替。强记理论不仅是很难记得准确:当需要应用时,强记的理论根本无济于事。明白了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含义,你会突然觉得你的记忆力如有神助。道理很简单,明白了的东西就不用死记。但理论的理解有不同的深度,也有不同的准确性。理解愈深愈准确,记忆就愈清楚,而应用起来就愈能得心应手。所以读书要贯通——理论上的不同重点的联带关系要明白;要彻底——概念或原则的演变要清楚。

要在这些方面有显著的进步易如反掌,而学生也不需多花时间。他只要能改三个坏习惯,一年内就会判若两人。

第一个坏习惯,就是上课时“狂”抄笔记。笔记是次要、甚至是可有可无的。这是因为抄笔记有一个无法补救的缺点——听讲时抄笔记分心太大!将不明白的东西抄下来,而忽略了要专心理解讲者的要点,是得不偿失。我肯定这是一般香港学生的坏习惯。例如好几次我故意将颇明显的错误写在黑板上,200多学生中竟无一人发觉,只知低着头忙将错误抄在笔记上。

笔记有两个用途。①将明白了的内容,笔记要点。但若觉得只记要点都引起分心,就应放弃笔记。明白了讲者的内容是决不会在几天之内忘记的。很多讲者的资料在书本上可以找到,而在书本上没有的可在课后补记。老师与书本的主要分别,就是前者是活的,后者是死的。上课主要是学习老师的思想推理方法。②在上课听不懂的,若见同学太多而不便发问,就可用笔记写下不明之处,于课后问老师或同学。换言之,用笔记记下不明白的要比记下已明白的重要。

第二个坏习惯,就是将课程内的每个课题分开读,而忽略了课题与课题之间的关系,理解就因此无法融会贯通。为了应付考试,学生将每一个课题分开读,强记,一见试题,不管问甚么,只要是似乎与某课题有关,就大“开水喉”,希望“撞”中——这是第二个坏习惯最明显的例子。

要改这个坏习惯,就要在读完某一个课题,或书中的某一章,或甚至章中可以独立的某一节之后,要花少许时间去细想节与节、章与章、或课题与课题之间的关系。能稍知这些必有的连带关系,理解的增长就一日千里。这是因为在任何一个学术的范围内,人类所知的根本不多。分割开来读,会觉得是多而难记;连贯起来,要知要记的就少得多了,任何学术都是从几个单元的基础互辅而成,然后带动千变万化的应用。学得愈精,所知的就愈基本。若忽略了课题之间的连贯性,就不得其门而入。

第三个坏习惯,主要是指大学生的,就是在选课的时候,只想选较容易的或讲课动听的老师。其实定了某一系之后,选课应以老师学问的渊博为准则,其他一切都不重要。跟一个高手学习,得其十之一、二,远胜跟一个平庸的学得十之八九。这是因为在任何一门学术里面所分开的各种科目,都是殊途同归。理解力的增长是要知其同,而不是要求其异。老师若不是有相当本领,就不能启发学生去找寻不同科目之间的通论。
(二)兴趣是因思想的集中而燃烧起来的
我们都知道自己有兴趣的科目会读得较好。但兴趣可不是培养出来的。只有总想能在某科目上集中,才能产生兴趣。可以培养出来的是集中的能力。无论任何科目,无论这科目是跟你的兴趣相差多远,只要你能对之集中思想,兴趣即盎然而生。

对着书本几小时却心不在焉,远比不上几十分钟的全神贯注。认为不够时间读书的学生都是因为不够集中力。就算是读大学,每天课后能思想集中两三小时也已足够。要培养集中力也很简单。第一、分配时间——读书的时间不需多,但要连贯。明知会被打扰的时间就不应读书。第二、不打算读书的时间要尽量离开书本——“饿书”可加强读书时的集中力。第三,读书时若觉得稍有勉强,就应索性不读而等待较有心情的时候——厌书是大忌。要记着,只要能集中,读书所需的时间是很少的。

将一只手表放在书桌上。先看手表,然后开始读书或做功课。若你发觉能常常在30分钟内完全不记得手表的存在,你的集中力已有小成。能于每次读书对都完全忘记外物1小时以上,你就不用担心你的集中力。
(三)问比答重要
很多学生怕发问的原因,是怕老师或同学认为他问得太浅或太蠢,令人发笑。但学而不问,不是真正的学习。发问的第一个黄金定律就是要脸皮厚!就算是问题再浅,不明白的就要问;无论任何人,只要能给你答案,你都可以问。

从来没有问题是太浅的。正相反,在学术上有很多重要的发现都是由三几个浅之又浅的问题问出来的。学术上的进展往往是靠盲拳打死老师傅。很多作高深研究的学者之所以要教书,就是因为年轻学生能提出的浅问题,往往是一个知得太多的人所不能提出的。虽然没有问得太浅这回事,但愚蠢的问题却是不胜枚举。求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学甚么问题是愚蠢或是多余。若不发问,就很难学得其中奥妙。

老师因为学生多而不能在每一个学生身上花很多时间。认真的学生就应该在发问前先作准备工夫。这工夫是求学上的一个重要过程。孔子说得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要分清楚“知”与“不知”,最容易就是做发问前的准备工夫。这准备工夫大致上有三个步骤——

第一、问题可分三类——A、“是甚么”(What),B、“怎样办”(How?),C、“为甚么”(why)。学生要先断定问题是那一类。A类问的是事实:B类问的是方法:C类问的是理论。问题一经断定是那一类,学生就应立刻知道自己的“不知”是在那方面的,因而可免却混淆。若要问的问题包括是多过一类的,就要将问题以类分开。这一分就可显出自己的“不知”所在。第二、要尽量去将问题加上特性。换言之,你要问的一点是愈尖愈好。第三、在问老师之前,学生要先问自己问题的答案是否可轻易地在书本上找到。若然,就不应花老师的时间。大致上,用以上的步骤发问题,答案是自己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的。若仍须问老师的话,你发问前的准备工作会使他觉得你是孺子可教。
(四)书分三读——大意、细节、重点
学生坐下来对着书本,拿起尺,用颜色笔加底线及其他强调记号。读了一遍,行行都有记号,这是毁书,不是读书。书要分三读。

第一读是快读,读大意,但求知道所读的一章究竟是关于甚么问题。快读就是翻书,跳读;读字而不读全句,务求得到一个大概的印象。翻得惯了,速度可以快得惊人。读大意,快翻两三次的效果要比不快不慢的翻一次好。第二读是慢读,读细节,务求明白内容。在这第二读中,不明白的地方可用铅笔在页旁作问号,但其他底线或记号却不可用。第三读是选读,读重点。强调记号是要到这最后一关才加上去的,因为哪一点是重点要在细读后才能选出来。而需要先经两读的主要原因,就是若没有经过一快一慢,选重点很容易会选错了。

在大学里,选择书本阅读是极其重要的。好的书或文章应该重读又重读;平凡的一次快读便已足够。在研究院的一流学生,选读物的时间往往要读书的时间多。

虽然我在以上建议的读书方法是着重大学生,但绝大部分也适合中小学生学习。自小花一两年的时间去养成这些读书的习惯,你会发觉读书之乐,实难以为外人道。
1984年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