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中国古代美学对世界美学的特殊贡献

桃花美人长期以来,关于西方美学对于中国美学的影响问题,学界谈论的人较多。但是,关于中国美学对于世界美学有什么贡献的问题,学界却很少有人探讨。因此,本文就中国古代美学对于世界美学的贡献问题谈一点看法。

蔡元培先生说:“中国人是富于美感的民族。”①确实是这样,与西方相比,中国人对于“美”的追求,不只是表现在理论探讨中,而且更多的是表现在审美创造和审美欣赏中。这种审美创造和审美欣赏也不只是局限于艺术,而是表现在自己的日常生活里。中国人对于什么事情都充满了浓郁的审美趣味,譬如衣食住行,山水园林,花鸟虫鱼等。且不说艺术,就是饮茶、闲居、散步、谈话等,甚至是个人的修身养性等,都有审美趣味洋溢在其中。即使一个瓷瓶、一块铜镜、一方砚台、一条丝巾等生活实用品,也都能够做得美轮美奂,精致异常。中国人发明了火药,并没有用它去制造杀人的枪炮,而是创造了供人观赏的五彩缤纷的烟花景观。明末清初,欧洲的鼻烟壶传入之后,中国人又将一个个普通的小玻璃瓶变成了精美绝伦的工艺品,而且还发明了一种独特的“内画”艺术。所以,在中国古代任何一类物品的发展史,都能够成为一部实物美学史。诸如常智奇的《中国铜镜美学发展史》(2000年)和程金城的《中国陶瓷美学》(2008年)之类的美学著作,这在其他国家的美学研究中可能是看不到的。J.L.Fortey说:“德国人发现美学,中国人创造美学。”②这话是有道理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国人没有美学理论。应该说,中国人不仅有丰富的美学理论,而且为世界美学贡献了一种不同于西方的独特的美学理论。西方美学重于“思”,擅长分析,善于理论建构;中国美学重于“感”,擅长感悟,善于经验提炼。

中国古代美学对于世界美学的主要贡献在于:

其一,提供了一些独特的美学话语。目前世界主流美学中普遍使用的美学话语,基本上是来自西方美学,甚至是来自古希腊美学。很显然,用这些美学话语来言说世界各地丰富多彩的审美活动和审美经验,是具有很大局限性的。这样所造成的弊病是“言”不能“达意”,或不能“尽意”。更加严重的结果是用西方的“话语”扭曲和遮蔽了其他非西方国家和地区的审美经验和美学思想。因此,世界美学被西方美学所绑架和取代,国际美学舞台成为西方美学独霸的天下。这是很危险的,世界美学中应该有多种声音,而不是只有西方美学一种声音。所以,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美学有责任来改变这种现状。人类的审美经验非常丰富,其中有千差万别的一面,也有相近相同的一面。以前者为主,可以继续保留和发展独具特色的国别美学和地方美学;以后者为主,可以通过广泛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整合、提炼和建构世界美学。各民族、各地区和各国都有权力和责任向世界美学贡献其智慧。在这一点上,没有大国小国和强国弱国之别,大家都是平等的。中国美学是一种经验形态的美学。它不仅积累了丰富多彩的审美经验,而且有一套能够表达这些审美经验的美学话语。其中有一些是与西方美学话语相近相同的,诸如美、善、真、丑、悲、喜、笑等;也有一些与西方美学话语虽不相同,但却具有普世价值,能够表达人类共同的审美经验的美学话语,诸如:

好 妙 文 丽 韵 趣 味 

景 意 象 虚 实 雅 清 

态 媚 大 奇 怪 幻 比 

意象 意境 神韵 内美 形似 神似 自然 含蓄

健美 风骨 阳刚 阴柔 空灵 绮丽 意态 圆润

传神 典雅 和谐 华美 秀美 婉约 豪放 新奇

以上这些美学话语,经过翻译和阐释,完全可以进入世界美学体系,为丰富世界美学话语作出贡献。

其二,提供了一些独特的美学思想。在中国古代美学史上,曾经出现了许多精彩的美学思想。这些美学思想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智慧,创造了绚丽多姿的中国审美文化。但是,外国读者和美学家对于这些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并不了解。因此,现从中选择一些介绍如下:

1.以目观为美。语出《国语·楚语上》。这是春秋时期比较流行的一个美学观点。认为,美是视觉快感。诸如锦绣、美女、华丽的建筑等,凡是能够满足人类视觉快感的事物,都是美的。这种美学观念在古希腊时期也曾有过。

2.以完善为美。伍举说:“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小大、远近皆无害焉,故日美”。(《国语·楚语上》)这是针对楚灵王说的。认为,能够将贵族与百姓、国内与国外、小事与大事、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都处理好了,才是国王应该具备的美德。这是一种政治美学思想,也可以说是社会美学思想。

3.和而不同。语出《左传·昭公二十年》。晏子在与齐候谈话时,辨析了“和”与“同”两个概念。认为,下属没有自己的主见,只是一味地附和领导,即是同;如果下属能够提出与领导不同的意见,帮助领导完善决策,即是和。可见“和”是由若干个不同的事物达到有机统一后的美好效果。譬如音乐,就是由不同的音符构成了美好的旋律。在当时,“和”是一种普遍流行的音乐美学思想,后来运用到各个领域,成为一个“公共概念”。③这是一种承认差异、包容差异和接受差异的美学思想。目前,在世界美学研究中,也应该提倡“和而不同”的学术胸怀。

    4.美丑不远。语出帛书《老子》甲本。云:“美与恶,其相去何若?”意思是:美与丑,相差不多。通行本《老子》第二章云:“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意思基本相近。这是一种辩证的美学思想。认为,没有一成不变的美,也没有一成不变的丑。在一定的条件下,美可以变成丑,丑也可以变成美。因而美丑两者之间的距离相差不远,关键是可以互相转化。

5.美的负价值。这个美学思想源于老子。《老子》第81章云:“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意思是:华美的语言可信度较差。一般来说,语言经过修饰美化之后,更有利于传播。这是美的正价值。相反,如果美化后的语言说的是假话,或者说的是更为恶毒的话,那么这种“美”所体现的审美价值,就是美的负价值了。但是,老子并不否定“美”,只是看到了“美”与“信”之间的矛盾,看到了美的负价值。这种思想对于后世影响较大。明代人吕坤说:“美味令人多食,美色令人多欲,美声令人多听,美物令人多贪,美官令人多求,美室令人多居,美田令人多置,美寝令人多逸,美言令人多人,美事令人多恋,美景令人多留,美趣令人多思,皆祸媒也。不美则不令人多,不多则不令人败。予有一室,题之曰‘远美轩’,而匾其中曰‘冷淡’。非不爱美,惧祸之及也。”④可见“美”是诱惑,容易使人欲望膨胀,从精神享受(审美)到物质占有(贪腐)再到人格堕落(丑陋),最后必然导致失败。因此,自古以来有美女是祸水之说,其实罪过并不在于美女,而在于审美主体的欲望膨胀。这些都是美的负价值。所以,审美应该有度,有所节制。

6.尽善尽美。孔子评价《韶》乐说,“尽美矣,又尽善也。”评价《武》乐说,“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朱熹注云:“美者,声容之盛;善者,美之实也。”可见“美”是对音乐、舞蹈形式的评价,“善”则是对于音乐、舞蹈内容的评价。《韶》乐是歌颂舜以和平的方式得天下和治天下的功劳,《武》乐则是歌颂周武王以暴力的方式得天下和治天下的功劳,所以孔子作出以上的评价。意思是,从形式上看,《韶》乐与《武》乐都很美;从内容上看,则《韶》乐好(善),《武》乐不好(不善)。孔子以及后来的儒家主张文(礼乐)治,崇尚王道;反对武(暴力)治,贬抑霸道。因此,孔子的美学思想是:艺术美是内容的善和形式的美相统一。

7.先质后文。墨子说:“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⑤这是说:人类只有解决了吃饭、穿衣和居住等生存层面的基本需求之后,才能够进一步去追求和满足审美的欲望。可见审美是人类生活更高层面的追求,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和基础。生存需求是质,审美需求是文,从人类生活的逻辑来看,是先有质,后有文。这个次序是社会现实所决定了的,不能够轻易地被颠倒。因此,墨子揭示了人类社会“先质后文”的审美发展规律。西方美学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很晚,大概直到19世纪末俄国的普列汉诺夫才谈到这个问题。

8.共同美感。孟子说:“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孟子·告子章句上》)孟子认为,人类有共同的人性,因而也就有共同的美感。这个观点已经被现代审美心理学所证明是正确的。但是,孟子的观点比西方美学的同类研究要早得多。

9.动物无美感。庄子说:“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庄子·齐物》)又说:“《咸池》、《九韶》之乐,张之洞庭之野,鸟闻之而飞,兽闻之而走,鱼闻之而下入,人卒闻之,相与还而观之。”(《庄子·至乐》)毛嫱,越王的美姬;丽姬,晋献公夫人;两者代指美女。《咸池》,尧时乐舞;《九韶》,舜时乐舞;两者代指美妙的音乐。庄子认为,象美女、音乐这样美好的事物,只有人类能够欣赏,动物则不能够欣赏。所以,只有人类有美感,动物则没有美感。这个问题在西方直到达尔文等人才谈论到。

10.美化自身。荀子说:“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荀子·劝学》)荀子认为,人性最初是恶的,只有通过后天的学习,才能够使其变得善良和美好。所以,“无伪,则性不能自美。”(《荀子·礼论》)性,指人类的先天本性;伪,指人类的后天作为。意思是,如果没有后天的学习和修养,人性就不可能完美。因此,荀子很重视教育,尤其是重视美育,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倡美育的人。他不仅主张学习知识,而且提倡学习艺术。“雕琢、刻镂、黼黻、文章,所以养目也;钟鼓、管磬、琴瑟、竽笙,所以养耳也;……孰知夫礼义文理之所以养情也。”(《荀子·礼论》)通过对于艺术的审美来陶冶情感、培育人格。这种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视觉和听觉的快感上,而是要“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真正将知识和美感融入心灵,化入自己的日常行为之中,才能够达到“以美七尺之躯”(《荀子·劝学》)的目的。因此,审美就不仅仅是感官快乐,而且是教育方式、生活方式和人生境界。

11.心恐无美感。荀子说:“心忧恐则口衔刍豢而不知其味,耳听钟鼓而不知其声,目视黼黻而不知其状……故向万物之美而不能慊也。”(《荀子·正名》)意思是,当人心里忧愁或者恐惧时,对于再美的事物都不会产生美感。因此,审美时一定要排除内心不良情绪的干扰。荀子揭示了一种重要的审美心理现象。

12.审美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刘安等人说:“凡人之所以生者,衣与食也。今囚之冥室之中,虽养之以刍豢,衣之以绮绣,不能乐也。”原因是什么呢?因为,他“目之无见,耳之无闻”,缺少审美活动。后来,他走出室外,看到风雨,看到日月,游山玩水,得到了很大快乐。(《淮南子·泰族训》)这说明了一个道理:人是精神动物,仅仅满足其生存需求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满足其审美需求。

13.劳动创造美。刘安等人说:“清醠之美,始于耒耜;黼黻之美,在于杼轴。”(《淮南子·说林训》)意思是,美酒和美锦都是人类通过劳动所创造的。又说:同一根木头,有人取其中一块雕刻成了精美的工艺品,而剩余的部分则在阴沟里腐朽了。那么,两者“丑美有间”(《淮南子·俶真训》)的原因是什么呢?是人的劳动。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美学思想。在西方美学史上,直到马克思才谈论到了这个问题。

14.审美的多样性。刘安等人说:“佳人不同体,美人不同面,而皆悦于目。”(《淮南子·说林训》)又说:“秦楚燕魏之歌也,异转而皆乐;九夷八狄之哭也,殊声而皆悲。”(《淮南子·修务训》)意思是,各类美女形体不同、面容不同,都令人看了喜欢;各个国家的音乐不同,都令人快乐;各个民族的哭声不同,都令人悲伤。从审美客体看,美是丰富多样的;从审美主体看,美感也是丰富多样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美学思想,揭示了审美的多样性。

15.物无全美。葛洪说:“西施有所恶而不能减其美者,美多也;嫫母有所善而不能救其丑者,丑笃也。”(《抱朴子·博喻》)西施是古代越国的美女,在中国历史上成为美女的代名词。虽然,西施患有心病,常常皱着眉头,但是仍然很美。甚至被邻居女孩摹仿,留下了“东施效颦”的成语。可见美女并不是什么都美,也可能有一点不美之处。正如脂砚斋所说:“真正美人方有一陋处。”⑥嫫母是古代传说中的丑女,在中国历史上成为丑女的代名词。据说嫫母外貌奇丑无比,但是却道德高尚,内心显得很美。总之,葛洪的观点是:物无全美,亦无全丑。事物是复杂的,美丑也是复杂的。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美中有丑,丑中有美,是矛盾的结合体。决定美丑性质的因素是看美多于丑,还是丑多于美。

16.情景交融之美。唐代王昌龄说:“诗一向言意,则不清及无味;一向言景,亦无味。事须景与意相兼始好。”⑦就是说,诗歌一味抒情,不美;一味写景,也不美;只有情景交融才美。后来,这几乎成为中国抒情艺术的创作原则。于是人们便将“情景交融”作为他提出的“意境”范畴的内涵定义。这种学说从唐宋到现代,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意境理论。⑧因此,中国艺术以抒情为主,因而抒情理论非常发达。诸如屈原的“抒情说”(《九章·惜诵》)、陆机的“缘情说”(《文赋》)、刘勰的“为情造文说”(《文心雕龙·情采》)、王昌龄的“情景交融说”,冯梦龙的“情教说”(《情史序》),一直到李泽厚的“情本体说”⑨等等,形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美学传统。高友工将此概括为“中国抒情美学”。⑩

17.美在有无之间。汤显祖说,诗“以若有若无为美。”(《如兰一集序》)诗要抒情,肯定有情感存在,这是“有”;但是,诗人的情感不能赤裸裸地说出来,而是通过“借景抒情”的方式,将情感隐藏在意象之中,这是“无”。在读者看来,诗人的情感并不能明显地看出来,而是要通过一番感受和分析,才能够知道。所以,这“有”好像不是“真有”,这“无”也好像不是“真无”。大家注意“若”字,就是“好像”的意思,既好像“有”,又好像“无”,具有不确定性。诗美似乎飘忽不定,就在这“好像有”又“好像无”之间。这是一条很重要的美学思想,揭示了中国艺术美的特点。譬如音乐美,在于“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又譬如绘画美,“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笪重光:《画筌》)。

18.山水有五美。明代画家李士达说:“山水有五美:苍也,逸也,奇也,圆也,韵也;山水有五恶:嫩也,板也,刻也,生也,痴也。”(引自姜绍书:《无声诗史》卷四)李士达,号仰怀,苏州人,以画山水驰名画坛。我的理解是:笔法老到,苍翠大气,一美也;线条生动,墨色飘逸,二美也;构图新奇,妙趣横溢,三美也;远近相形,幽深迷人,四美也;意境丰富,韵味无穷,五美也。很显然,这是李氏的经验之谈,也概括出中国山水画美学的精髓,对于山水画的审美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9.物之美待人而显现。清代学者叶燮说:“凡物之美者,盈天地间皆是也,然必待人之神明才慧而见。”(《已畦文集》卷九)这是说,虽然美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但如远离人类的审美活动,就没有价值;只有通过人类的审美发现,事物美的价值才能够显现出来。他既肯定了美的客观性,又强调了人类审美活动的重要性。这是一条很重要的美学思想。我国当代美学界长达数十年讨论的美本质问题,被叶燮几句话就说明白了。作为清代最著名的哲学家,叶燮对于美学的贡献还不止于此。譬如,他既肯定天然美的客观存在,“凡物之生而美者,美本乎天者也,本乎天自有之美也”(《已畦文集》卷六);又指出天然美没有人工美好,从而肯定人类的审美创造活动。说:“孤芳独美,不如集众芳以为美。待乎集事,在乎人者也。”“集之云者,生之,植之,养之,培之,使天地之芳无遗美,而其美始大。”(《已畦文集》卷六)人类各种审美创造活动,包括艺术创造活动,都是在现实的天然美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对于现实天然美的集中、选择、加工、提高等,才创造出美轮美奂的艺术美来。因此,艺术美大于天然美,也高于天然美。

20.阳刚美与阴柔美。姚鼐认为,文学作品有两种风格,一种是“阳与刚之美者”,另一种是“阴与柔之美者”。(《惜抱轩文集》卷六)事实上,姚鼐的谈论已经超出了“文学”的范围,涉及很多自然风景和社会人事。因此,阳刚美与阴柔美就成为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形态和风格了。即这两种美表现在事物的外部是形态美,表现在事物的内部则是风格美了。姚鼐还认为,由于事物是复杂的,所以不仅仅只有这两种美,而是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文之雄伟而劲直者,必贵于温深而徐婉。”(《惜抱轩文集》卷四)

21.以丑为美。这种美学思想渊源于庄子,但最早说出“以丑为美”四个字的是晋代的葛洪。他批评有些人美丑不分,“以丑为美”(《抱朴子·塞难》)。后来,清代刘熙载则是以肯定的态度,明确提出了“以丑为美”的观点。他认为,韩愈写诗时为了求新,走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路子,即好用“硬语”,好用“奇怪之辞”,“好难争险”,常以“雄怪自喜”。这是“以丑为美”(《艺概·诗概》)。又譬如明清时期园林叠石,讲究透、漏、瘦。刘熙载认为,“怪石以丑为美,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艺概·书概》)西方现代和后现代艺术,也是走了“以丑为美”的发展道路。因此,刘熙载的“以丑为美”观点,对于我们研究西方现代和后现代艺术也有一定意义。

以上21种美学观点,是从近代以前的美学资料中精心选择出来的,并作了具体的阐释。虽然是沧海一粟,但却很能够代表中国古代美学思想,是中国古代美学史的缩影,具有普世价值。其中有些美学思想是西方美学所不具备的,对于丰富世界美学思想宝库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其三,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美学形态。西方人将美学归属于哲学,虽然承认美学是“感性学”,但却用“理性”的方法去研究它,所以其美学形态只能是逻辑的、理论的。中国人与此相反,认为审美活动是感性的、自由的和快乐的,所以美学思想的表达方式也应该是感性的、自由的和多样的。因此,中国古代美学形态就是感悟的、自由的和多样的。譬如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里提出了“适度为美”的审美观点。他说,美女的形体是“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美女的肤色是“箸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就是说,女子的形体和肤色以适度为美,即不高不低,不肥不瘦,不白不红。这是宋玉那个时代的美女标准,也是中国人传统的美女标准。西方人用黄金分割率来计算美女的身高和三围,中国人虽不如此精细,但却认为美女的“度”是存在的。日本女性以施粉多而厚为美,中国人却感到很丑,而且易令人联想到死亡与恐怖。譬如葛洪说:“美玉出乎丑璞”(《抱朴子·博喻》)。这是对于玉石生产经验的描述和概括,其中还隐含着“和氏献璧”的凄惨故事。但是,却说明了“美”与“丑”的辩证关系。再譬如柳宗元的“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的美学观点,是在其游记散文《邕州柳中丞作马退山茅亭记》中提出的。事物的“美”,只有通过“人”的审美观照,才能够显现(彰)出来。审美对象是为了审美主体而存在的。如黄山,它并不知道自己的美,只有“人”知道。又譬如王守仁等关于“心外无花”的讨论。一天,他与朋友在南镇游玩。有人指着岩石旁边的花树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守仁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传习录下》)当主体的审美行为“看花”没有发生时,则花不知有我,我也不知有花,两者没有建立起审美关系;但是当主体的审美行为“看花”发生了时,则我看到了花,好像花也看到了我,两者建立了审美关系。这表明:审美活动的本质是主体与对象要建立审美关系,美的价值就产生在审美关系之中。由此可见,中国美学思想的表达方式是感性的,是自由的,同时也是多样化的。譬如有辞赋,有散文,有语录,有言论等。这种美学思想的表达方式虽然极其简洁,如柳宗元的“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只有八个字,但是它的思想内涵却很丰富,能够胜过现代学者的长篇大论。(11)它是格言,是警句,是思想的合金,让人过目难忘;它是雷鸣,是闪电,是思想的太阳,照亮了读者心灵,具有很强的思想穿透力。因此,中国古代美学的表达方式和理论形态,与西方美学大不相同,为世界美学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和理论形态。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美学的内容非常丰富,是中国美学的重要的构成部分,也是中国优秀审美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它的历史悠久性、内容丰富性和形式多样性等,是当今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美学都难以比拟的。因此,在世界美学的百花园里,中国古代美学是一株清丽典雅的腊梅花。它的存在价值是不可以被取代的,它对于世界美学的独特贡献也是不可以被抹杀的。

【注释】
①文艺美学丛书编辑委员会编:《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181页。
②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修订本),原版自序,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年,第2页。
③“公共概念”一词,采用了谭学纯的观点。参见谭学纯:《语言学研究与公共阅读》,《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7月1日,B7版。
④吕坤:《呻吟语》,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155页。
⑤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册,中华书局,1982年,第22页。
⑥脂砚斋:《石头记》(庚辰本、戚序本)第20回批语,转引自叶朗:《中国小说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229页。
⑦王昌龄:《诗格》,张伯伟编:《全唐五代诗格汇考》,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58页。
⑧古风:《意境探微》,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169~170页。
⑨李泽厚近年来提出的“情本体说”,是一种新的哲学观点。可参见其《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一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⑩[美]高友工:《中国抒情美学》,乐黛云、陈珏编:《北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名家十年文选》,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62页。
(11)叶朗说:“此八个字胜过一大本书。”“不仅在唐代无人能及,即在全部中国美学史上,也属凤毛麟角。”叶朗:《题特种邮票“柳宗元”》,《胸中之竹——走向现代之中国美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