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品:漢子001:心

心者,形之主,心藏神。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中者謂之心(徐複觀《遊心太玄》:“形”在战国中期指的是人的身体,即指人而言;),形而下者謂之器。 心在身中:心中(此中非刻度之中,而乃玄關一窮,守中之中)。 心靈:心誠則靈。青仙對此深有體會。 程子曰:只心便是天。 弘一法師: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 天心月圆。 金剛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一師曰:利根者讀金剛即可開悟。 青仙曰:心腹無住,惟有青仙。 天,落實在心上;心,落實在身上;我,落實在你身上——覺行圓滿——佛。 雪落雪上,有模有樣。心爱心裡,有我有你。

顾城:一个人应该活的是自己并且干净

第一次读顾城古诗,白话文不过几十年,就被应用到如此优美,天才!青仙 《顾城的诗顾城的画》 人的生命里有一种能量,它使你不安宁。 说它是欲望也行,幻想也行,妄想也行,总之它不可能停下来,它需要一个表达形式。 这个形式可能是革命,也可能是爱情;可能是搬一块石头,也可能是写一首诗。 只要这个形式和生命力里的这个能量吻合了,就有了一个完美的过程。

治学贵在治中

汉字,词语本义基本都与生存养生有关。 现在这些人多把汉语糟塌了。 额可是研究过100多汉字的。 词语是心灵蹦发出来的,不是坐那磨腚,搞语法逻辑搞出来的。 当然汉字有自己产生的生存环境,现在时代变了,历史意义也发生了变化。 但治学问就在一词治中,不能以今臆古,亦不可食古不化,而要当其境,同情同动,静以养生。

尼采:聪明

《看哪这人》尼采自述 《看哪这人》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的自述,它代表着尼采后期的思 想。 作者本人认为:“这本书具有绝对的重要性,它为我本人和我的著作 提供了某些心理学和传记性的材料:人们对我的情况将人一目了然。” 了 解尼采其人及尼采的思想,均不可不读此书。 我为什么这样智慧?我为什么这样聪明?我为什么写出了这样的好书? ——《看哪这人》弗里德里希·尼采的精神自传 这篇自述是尼采1888年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约3个星期)的产物。书名取自《圣经》, 传说耶稣蒙难前头戴荆冠,身披紫袍,受尽凌辱和嘲弄。

如何理解当代艺术

我在看【如何理解当代艺术】,分享给你,快来看! http://sc.qq.com/fx/u?r=gD8GGE 事实上,我们读不懂当代艺术,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当代艺术的背景。 我们只是按照以往的判断标准去评价,按照自己的主观好恶去评价。如果我们按照主观好恶去评价,我们能得出的结论是“喜不喜欢”,但自己喜欢的,却未必重要。

中国历史上千古不变的九大定理

中国历史的发展,如同陀螺的运动,不停地旋转,一圈又一圈,周而复始。在这种周期性的运动中,有某种恒定的东西,始终保持不变。 杜牧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后人复哀后人”,不正好反映了中国历史在变中保持不变的特点吗?这是一种规律,有人称之为历史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