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紅樓夢,胡兰成

今天细雨,再看了这篇文章,见胡先生说,诗是感情的升华,词是现实生活的升华。 想起我想的无语言,无语言就是强调将诗落实到生命生活上,让那一刻归于那一刻。 人与人的情感确认很难,不如将自己的情意落实的自己的生命生活里,让生活诗意。 看红楼梦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近来忽又翻了一遍,觉得有些话说,就写在下面。 我喜爱贾府的生活气氛,那真是华丽的。小时候听人提到富贵之家我总有一种好感,往往不愿意听人说下去,因为怕说得不好反而破坏了我的想像。在我的想像中,富贵之家不是一首诗,而是一阙词。诗是记载岁序的,而诗[词]则只是「夏始春馀」的。诗说的是要求美好的生活,它是战斗的,而词则是战斗之後,清平世界汤汤乾坤的产物,一切安稳而富庶,人的感情不用於战斗,而用於润泽日常生活,使之柔和,使之有光辉。所以词比诗是更现实的。诗是感情的呏华,而词则是现实生活的升华。词比诗更和谐,不仅因为它有和谐的音律,更因为它的内容是现实生活与人的感情的和谐。 在那种时代,富贵之家真是可艳羡的,所谓「侯门如海」绝非如今上海人说的「阔」,而是言其深。它是深情的,并且是洋溢的。

汪精卫 [紅樓夢新評]

©季新 读《红楼梦》,并读其批评。大某山民之评最有识见,虽着语不多,已见一斑。护花主人之意勤矣,然何其庸也。太平闲人心劳日拙,可笑可怜。余前此欲批《红楼》一过,因事未果,今度此炎炎如火之夏日,百无聊赖,乃匿居池馆,日草数篇,以写夙怀,且消永暑。

《老子道德经王弼注》

晁说之序 王弼老子道德经二卷,真得老子之学欤,盖严君平指归之流也。其言仁义与礼,不能自用,必待道以用之,天地万物各得于一,岂特有功于老子哉。凡百学者,盖不可不知乎此也。予于是知弼本深于老子,而易则末矣。其于易,多假诸老子之旨,而老子无资于易者,其有余不足之迹,断可见也。呜呼,学其难哉!弼知佳兵者不祥之器,至于战胜,以丧礼处之,非老子之言,乃不知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独得诸河上公,而古本无有也。赖傅奕能辩之尔。然弼题是书曰道德经,不析乎道德,而上下之,犹近于古欤!其文字则多谬误,殆有不可读者,令人惜之。尝谓,弼之于老子,张湛之于列子,郭象之于庄子,杜预之于左氏,范宁之于谷梁,毛苌之于诗,郭璞之于尔雅,完然成一家之学,后世虽有作者,未易加也。

全球成长最快公司的17个共同点

1. 都以为广泛人群谋求价值为最大动力,贯彻始终。领导人不厌其烦宣导企业文化。 创始之初,Google官方的公司使命为“集成全球范围的信息,使人人皆可访问并从中受益”。

高净的日本

文|信力建 虽然你在日本的大街上可以看懂很多汉字,但你根本听不懂日本人在讲什么,他也听不懂你讲什么,所以我们交流还得用英文,一个中国人和一个日本人在日本土地上讲英文,就像鸡同鸭讲,很滑稽的一个场面。 为什么中日民众的心理具体比美国还要遥远?因为他们在心理上已经脱亚入欧,而我们在和日本人交往时,因为两国的特殊的历史和恩怨,交往比和美国人交往还要有障碍。 真是一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