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身体不需要那么多东西。

想起东北看内经,才知什么是中国人!中国思维!额前阵子刚说过天下大势是科技外道证东土本身神通,在黄岛知已可检测人得心情频谱,在雍和宫大街也见过测身心能量仪的,其实不用仪器自己就可以用色频与气机感觉到。 人者血肉有情之品,要搞成非假即真的计算机就废了。那真的不准只是用大量的微小变化量的逼近。

全球“思考”盛会首次在京召开: 用技术变革触动商业及生活新方式

今天,IBM THINK 高峰论坛在北京香格里拉酒店隆重举行, IBM全球与中国的领导团队、中国政府领导、首席高管及行业专家等众多业界领袖共同出席了此次盛会,并就新技术变革对商业模式、个人生活及社会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作为IBM商业思想最高水平的论坛,IBM Think高峰论坛此次首度在中国举办并成为中国商业思想分享交流的一大盛会。

闲话诗歌

(2008-05-08 23:59:09) 记得张爱玲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诗与胡说》。印象深的是她引用过的几首诗句,现在依稀记得有: “紫石竹你叫她片恋之花, 你说还是种片刻之恋吧……” “妻在青菜汤里 觉出了生之凄凉” ……正如她的文章一样,绵绵的温暖里一股袭人的苍凉感。 上学时,杂乱的看过些文学理论方面的书,关于诗歌的定义异彩纷呈。 估计在中国被引用最多的是毛诗序的起源说。 记得有位国外作家说“诗是当自己对自己说话时,不小心被别人听说了去”。觉的挺好的,只不过会让人觉的诗歌是胡说。而让我看了兴奋不已的是我国大文豪郭沫若先生的一句话:“人类自从有了语言后,一种有明确意识的音乐便诞生了,那便是诗歌”。 一如郭老的文章一样,清新明快,让人读后口齿留香。 不知他们是先写出了诗歌,还是先有了诗歌的认识,这都不重要了。 也许以上的诗人,诗歌,你不喜欢,是片刻之恋,但总有一些是人类共有渴望,李白的“将进酒,杯莫停”,“长帆破浪终有时,直达云帆济沧海”,李义山的“心有灵犀一点通”,个人认为诗歌到了晚唐李义山这里,最为精美。 说了这么多,也说不清说什么是诗歌,就以自己胡写的这首《无题》,略为一观吧: 襟袖戏花雨,涟漪泛轻舟; 相望无相语,春怀意悠悠。

中華愛美

(2008-05-08 23:53:45) 大自然的美到处都有,如一朵鲜花,一只苍鹰,一个回眸,一杯美酒……若我们人在欣赏时能持有一种纯粹的审美心情,而不感物伤怀,则美矣。当真正的美,出现时,周围的一切都隐去了,我们的精神也已融入了自然,与天地之气相和,身心轻盈而宁静。 然有的人不止有这种喜悦之情,进而把它以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那就是艺术。这使得我们的世俗生活美化了,也有了自然的气息。这样我们好像就生活在世外桃源之中,室内字画书香,庭院里假山流水,花草虫鱼,宛若一个小天地,闲情信步,别是舒服,可还不能“极目楚天舒”,于是我门又造了亭台楼榭,神游宇宙。

(2007-11-27 14:38:39) 爱默生:“大自然的美,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而有的人不止于感受,还产生喜悦之情,进而把它表现出来,那就是艺术。” 大自然的美如三春细雨——润物细无声;如四月芳菲,人面桃花相映红;如六月的阳光……飘进人的心房,暖暖的,爽爽的…… 我们就生活在这样的世界中:“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清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只是我们的心灵盛不下这份清净的天,这份清凉的月,这白雪皑皑的冬天……夜,发黑。偷懒的星星,在云床里打着鼾声……一弯月牙儿,静静地生长着,中秋夜圆了多少思念?

除了爱你我没有别的愿望

    除了爱你我没有别的愿望 一场风暴占满了河谷 一条鱼占满了河 我把你造得像我的孤独一样大 整个世界好让我们躲藏 阅读文字微信:timetellyou 时光说

刚需:一个骗了13亿人的谎言

一个原统计系统的官员,被称作著名学者、经济学家在一个投资报告会时表示,中国房价仍会平稳上升,未来10年总体是一个看涨趋势。他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他认为“市场对住房的需求有增无减形成上行压力”。听到这里,我彻底明白了,他讲的是刚需,刚性需求!刚需,是那些无良官员、经济学家、大学教授们,几十年来,对十几亿中国人民一场“空前的大洗脑”。

王国维三境界柳新语

(2008-03-30 19:58:56) 王国维三境界的柳新语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柳新 相望无相语,春怀意悠悠。

心腹無住,惟有青仙。同情同动,静以养生

师傅的最高成就是教出超于自己的弟子。 禅宗有云:见与师齐,损师半德。见过于师,方堪传授。 有大志大勇者必自开山。 世人多知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此非高手学则堕空矣。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则利根钝根者皆可由此入门也。秀才亦能得神也。能够亦可以开慧也。此两者渐顿之法而已,一为开悟后语,一为修行中所感,于各段者自有所明,岂可偏哉。 黄梅五祖曰: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 青仙無语言:心腹無住,惟有情仙。同情同动,静以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