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人真学会欣赏时,他就会表达,至于艺术不过是表达的一种形式罢了。

赫本

现在教育部让全国人民讨论高考文理分科,这似乎很民主,还政于民,也似乎在逃避责任,因为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上,而群众的眼睛也是雪亮的!
我作为一个弃文从工的人,来谈谈我的切身体会。
首先大家在谈这个的时候,都在强调一个问题:高考!也在强调另一个问题:人文素养!
有的人觉得当今社会文理分科造成了人文素养缺乏。
但是缺乏也是一种动力。但问题的关键如同一句老话:态度决定一切!
在马克思资本论统治社会,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以及中国人生存才是首要的传统思想的观念下,以及金钱异化的人与人之间的物质交换,经济基础被过高地追求,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社会是建立在丰富的物质基础之上的,劳动作为人的现实需要而非谋生的手段。
但是马克思讲过: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世界的!
美是什么?这是一个西方研究了几千年的古老问题,毕达哥拉斯学派说美是数与数的和谐,苏格拉底说美是合目的。中国人认为美是天人合一。
我认为美是欣赏与创造,满足与释放的自由圆满的静境。
宗白华先生说:同动谓之静!在我看来得是:同情同动乃静也!社会的进步即是人同情而欣赏他人所造之境,自然而动,出而创造自己之境,而成一家!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成家,这个对象不仅仅是爱人,更是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与我们所热爱的对象,同情同动,合而为一即乃一家也!
跑偏了都!没有!
我并不觉得高中数理化难度很大,这是相对于国外来说的,至于钱钟书胡适的例子,十几亿中国人出那么几个再正常不过了,不能拿他们来说事情,这样来说郭沫若跟鲁迅还是弃医从文的,成就比他们大多了,毛主席陈毅一个是教书先生一个是文学创作社的,照孔祥东说就是文史馆研究员,不参加革命或许就是作家了。
据我经历,大多被高考拉下马的是大部分是英语,这与中国文化有关,前面说了西方人认为美是客观性质,而中国人一直认为美是主客观合一的关系,是意境。西方追求客体的精美,而中国人追求客体所能激发的主体的契合状态。易中天在【破门而入——谈美学】说中国人是通过生产关系去占有生产力,而外国人是通过生产力去占有生产关系。同理冯小刚导演说中国人看电影更卖导演面子,看是谁导的;而外国人看是哪个明星演的!一个注重前台,一个注重后台。
中国的考试,只要记忆力好,考个7,80分,没有一点问题,尤其是文科,基本是照本宣科。
其实关于人文素养,这与是否文理分科无关,而是人的天性及成长环境,时代背景有关。
当一人真学会欣赏的时,他就会表达,至于艺术不过是表达的一种形式罢了。爱默生在【论美】里已说了。
如同席勒所讲的直觉即表现,表现即创造!
易中天有一段话讲的很精彩: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你思想了一定会表达,表达不出来,那只能是说明你根本没有思想。
在文理分科时,大多数人已将成年,也已上学多年了,只有少数人两者兼通的人才有郭敬明说的”左右手之痛”,大部分恨不得早点成为废了不中用或者不喜欢的另外一只手。
现在讨论人文素养的缺失,这并不是文理分科造成的,上面已经说过,而且分科并不影响人文素养。
至于写作表达技能,上面也已经说了,同情同动!
一个人做成一件事情呢,至少需要十年,三十而立,意思是知礼也!所以尽早的发现美才是王道!

(2009-02-25 13:54:48)

每一个人的刺马

刺马

这是张彻拍的《刺马》,狄龙,蒋大为,陈观泰,井莉主演。

“太真实了,全是真材实料的武功对打没有一点特效,演员神态也很到位,太好看了,回味无穷,你们看了就知道了,不看准后悔!”

“因为一个女人全他妈挂了 最后就那个女人活着 自己爽到了 还活到了最后 自古以来就是红颜祸水 现在这社会根本没有爱情这玩意”,呵呵。

刺马1

现在是信息时代,而且不可避免的将进入智能时代,在智能时代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人,人者,血肉有情之品。看惯了特技动作片,回头可能这种朴实无华,俊美无匹,亦正亦邪的美少年狄龙与姜大卫,真是别有感觉。许多事情不看到,是不能感觉到那种气氛意境,就像不看《游园惊梦》不知民国华美富贵之家的惆怅,不看《十三太保》不知李唐胡风。许多人批二嫂,批老大,其实人谁不为己呢?在批别人就是为己,“谁又能我们真心相爱呢”,“挡住我路的都要把他们踢开”,谁又能将心比心,切身之痛呢?有时你的切身之痛,别人不过一句轻描淡写。真如蒋勋讲曹雪芹写红楼梦都是让人物顺其自然而不加自己的主观,影片也是一样分析每个人物,要以每个人物来分析,而不是你的人物。当然写玄幻一定要有强烈的代入感。刺马

老大的器宇轩昂,野心勃勃,文武双全,俊美颜值都是真男儿。老二的豪放冲动也是率性人生。老三的洒脱灵动,心机深沉,敢作敢为。米兰的追求理想,敢爱敢当,又何尝不对呢?就像熊十力骂徐复观读书只挑毛病,缺点才是长处啊。
http://v.qq.com/cover/0/0tviepw554yy4k2.html?vid=s0015zuo562

驴头按不住马嘴,米兰本来就是跟马新贻一样的元气淋漓,野心蓬勃的人,贞淫美刺陈情流漏都是真实人生,又何怪呢。许多时候说是为别人,其实都是为自己。

爱,不一定要发生关系

爱
很久很久以前,传说在罗马统治下的以色列地方发生了一段故事:
某日在翻新谷仓的时候有人发现墙角有一个老鼠洞。于是众人用烟熏入其内希望逼使里面的老鼠出来。
待了一会只见老鼠排成一列,一二三四五六七地逃窜出来。
众人正估计大概已经逃得清光可以上前打扫之际,却见有两只老鼠仍在洞口处推挤逼碰,然后再几经辛苦,双双走出来。 继续阅读

真正能感染人的不是她们的学问,知识,地位,金钱,而是与之相合的容貌,气质,风采。

郑念
生活,岁月的艰难更凸显了她们的精神,气质,人彩。真正能感染人的不是她们的学问,知识,地位,金钱,而是与之相合的容貌,气质,风采。她们是真正的大小姐,中国最后的贵族!
佛的慈悲相好,道的风神鹤韵,儒的忠诚恭敬。文化的了是文人,化不了的是文化人。
名利可以爆发,心相却需要切切实实的修养。这是自己的精神身体力行的结果,身心合一心念一致的修养体现,而非只是写诗的人而非诗人,而非语言名义上打转而不能实行的人。 继续阅读

过去十年,三次大的写作者权力转移

过去十年里,我经历过三次大的写作者权力转移,每一次都给这个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变动。

第一次权力转移是博客的兴起;第二次,是从博客到微博;第三次,是微博到微信。这三次转移都是由互联网带来的,而互联网影响越来越大,因此,你会注意到,每次互联网平台的权力转移,都同时伴随着另一个慢性的长期的转移,那就是传统媒体、传统出版物的权力向互联网的转移。

我记得,我进入中国青年报的时候,中国青年报刚刚结束了一个黄金年代,当时,一篇报道可以风行全国,推红一个记者,我是一个县城高中青年的时候,就知道中青报某位记者的名字了。南方周末、财经等媒体,都有过这样的好日子。但博客兴起之后,第一批新权力拥有者出现,王小峰等人都是佼佼者,韩寒真正的人气爆炸就是在博客上实现的。那个时候,传统名记们,要么没有开博客,要么没有出名,并不是他们不愿意,而是他们没有。

没人料到,微博出现后,当年的知名博主们大部分销声匿迹了,这是第二次权力转移,新出现的风头人物,是一些你可能从没有听说过的人,而且他们此前看起来也很难作为写作者出人头地。举一个例子,作业本,一个普通的青年,过着普通的日子,突然就在微博上火了。当时作业本到底有多么火,大家应该还记得吧,他的一条微博可以造成事件,直接迫使一些地方政府声明甚至认错。

第三次比较近,各位都是参与者,那就是微信的出现。微信公众号上,过去的情形再一次上演,在微信公众号年代,多少人还会记起作业本来呢?但有人替代了它的角色,比如“视觉志”这个微信公号,山东一个公务员开办,后来辞职专心经营,数百万关注者,风行一时。我们不讨论它的优劣和版权问题,单讨论它的权力和影响力,那是非常大的。

这中间有个什么现象?一个新内容平台成立的标志,是它使一群此前默默无闻的人忽然获得广泛影响力。你会发现,每次平台更迭,都伴随着一批名人的消失和一群无名者的成名。为什么呢?

靠内容成名,这件事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必然性很简单,勤奋、爱钻研、了解人性。偶然性指的则是运气,或者说“时机”。一个能力优秀的人,可以写出非常好的报道,为什么成不了微博红人?为什么没有办出很牛的微信公众号?很多时候真的很随机,一个平台刚建立,有些人嗅觉敏锐,扑过来苦心经营,然后搭载这个平台迅速上升的风口,成为大人物。很多草根大号都是这样成功的。等到权力结构基本确定,再想成功,就得有特别强的能力,一般人已经很难做到。

这个过程,我觉得很像朝代更替。旧王朝里,普通人无法做大官了,一群无望的人早早加入了义军,变成了开国大将。然后这个轮回再来一次。但黄继新讲了一个更好的比方,我觉得这个比方体现了我们俩的差距,他说,这事儿就像开新服。游戏里,旧服务器开荒期间,大家公平竞争,努力和能干的人成为高玩,其他人出头无望,觉得无聊,准备不玩了,这时候官方开了新的服务器,普通玩家们涌入,于是一番厮杀,过去的平民有机会成了新的高玩。

一个新的平台,是否能成为新的权力格局制造者?我觉得,要看它是不是彻底改变了现有平台的权力路径。微信对微博是一次颠覆,而目力所及,当前所有的新内容平台,都或多或少是微信公众号的模仿或平移,邀请一群已经成名的旧平台大玩家来这里吸引人气,这种情况下,过去的大V过来还是大V,这个平台就没有价值。

只有当旧有的路径无法依赖,人们必须平等地研究新的玩法时,新平台才可能出现。

读读日报是不是一个新王朝,或者一个新服务器?我不敢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它的确提供了完全平等的新规则。这个规则在我看来很核心,那就是“推荐”,几乎每个人都有能力做推荐,也就是,每个人都可以平等地来这里建立自己的品牌和影响力。我注意到,已经有一些“素人”玩家在这里崭露头角了。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爱因斯坦:直到最后我才明白 宇宙中一切能量的源泉竟是“爱”

1980年代末,著名的天才爱因斯坦的女儿Lieserl出于对父亲的命令而不是为了出版,将爱因斯坦写的1400封信捐给了希伯来大学。一直到爱因斯坦死后20年才公开其中的内容。这一封就是他写给女儿Lieserl的信:

爱因斯坦001

看到这篇文章就想起自己的写的:假如每一个人都是恋人

物理学已经证实了色即是空,佛法说一切惟心造,只有你想不到没有造不出来的。科学和艺术作为美的表现,如同人的左右脑,浑然一体,不可分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