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由%发布的文章 catkin

AI 浏览器业务设计

1.现实中发现问题

AI搜索正成为大模型应用重点方向。

2.历史中寻找答案

3,业务设计

缘起。chatGPT语言模型的出现,将搜索变成问答,对传统浏览器带来冲击。

关键点:大模型问答方式在浏览中的应用。

交互:拍照问答,语音,多模态问答。

功能:语言的问答,总结,创作,推理,执行等能力与搜索资源及浏览器的结合应用。

关键:易用性,用户友好性。

操作方式:触摸屏;PC点击;虚拟手势…

AI自主超人

AI已经在创造力上超越了大部分人,这是事实,虽然方式是“吸星大法”。

现在Agent和self-driving cars, humanoid robots越来高级,先进,已经具有自主力。

随着,“虚拟卡”这个“灵机妙想”的加入,如果AI+比特币,这完全不需要人了,而且比比人更先进!

原来想的是接入支付宝,这直接接入虚拟卡,按token计费!这样,在比特的世界里,完全可以进行创造,分配的独立运行。创造,交换,分配,三个产业全部以价值为中心,进行自主进行。

比人类社会更为先进!高级!公正!

其实bilibili,知乎,小红书这些都是这样的社区,只是人群不同。

niubility!

AI 能办专属信用卡:智能体自己赚钱自己花,OpenAI 合作伙伴打造 – IT之家 (ithome.com)

2024年11月AIGC大赛!

2024年11月AIGC大赛汇总,快来参加吧~

一、堆友-印迹乡村创意设计大赛

征集时间:2024.10.9-11.20

参赛地址:https://d.design/competition/aigc-ycdc

二、智谱清影-AI视频生成大赛

征集时间:2024.9.1-11.30

参赛地址:https://www.bilibili.com/blackboard/era/hncCbbxIMifDwhdR.html

三、美的”华凌神机超AI”大赛

征集时间:2024.10.9-11.20

四、伊利-真AI牛奶真AI创意AIGC视频生态创新大赛

征集时间:2024.10.11–11.30

参赛地址:https://startup.aliyun.com/create/yili

五、“贵州山居”AI宣传片创意大赛

征集时间:2024.11.1-11.30

参赛地址:http://aimoviecs.com/

六、字节-即梦AI交互创新大赛

征集时间:2024.11.01-12.01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十一月AIGC大赛汇总!快来参加吧~ (qq.com)

AIGC热门赛事活动合辑|2024年11月 (qq.com)

英伟达推出单机版超级芯

性能更强,成本更低!芯片研发加速!英伟达在 11月18日SC24 超算大会上推出了 2 款新的 AI 硬件,分别是 H200 NVL PCIe GPU 和 GB200 NVL4 超级芯片。

英伟达表示约七成的企业机架仅可提供不到 20kW 的电力供应,并采用空气冷却,而 PCIe AIC 形态的 H200 NVL 就是为这些环境推出的相对低功耗风冷 AI 计算卡。

▲ 四路 NVLink 桥接器互联的 H200 NVL

H200 NVL 为双槽厚度,最高 TDP 功耗从 H200 SXM 的 700W 降至 600W,各算力也均有一定下降(IT之家注:如 INT8 Tensor Core 算力下滑约 15.6% ),不过 HBM 内存容量和带宽是与 H200 SXM 相同的 141GB、4.8TB/s。

此外 H200 NVL PCIe GPU 支持双路或四路的 900GB/s 每 GPU 的 NVLink 桥接器互联。

英伟达表示 H200 NVL 内存容量是此前 H100 NVL 的 1.5 倍,带宽也达 1.2 倍,拥有 1.7 倍的 AI 推理性能,而在 HPC 应用中性能也高出 30%

英伟达此次还推出了面向单服务器解决方案的 GB200 NVL4 超级芯片,该模块聚合了 2 个 Grace CPU 和 4 个 Blackwell GPU,HBM 内存池容量达 1.3TB,相当于 2 组 GB200 Grace Blackwell 超级芯片,整体功耗自然也来到了 5.4kw。

▲ 图片引自德媒 Hardwareluxx

相较于包含 4 个 Grace CPU 和 4 个 Hopper GPU 的上代 GH200 NVL4 系统,新的 GB200 NVL4 拥有 2.2 倍的模拟性能、1.8 倍的 AI 训练性能和 1.8 倍的 AI 推理性能

GB200 NVL4 超级芯片将于 2025 年下半年上市。

人类更偏爱 AI 诗歌

IT之家 11 月 18 日消息,据 The Rundown AI 报道,一项由匹兹堡大学进行的研究显示,人们无法区分 AI 生成的诗歌与莎士比亚、艾米莉・狄金森等著名诗人的作品。更令人惊讶的是,超过 78% 的参与者给 AI 生成的诗歌的平均评分高于人类诗人的作品。

据IT之家了解,这项研究调查了大约 1600 名参与者,他们被展示了不同的诗歌(人工智能生成的和诗人的真实作品),并被要求指出他们喜欢的诗歌。研究人员发现,参与者更喜欢 AI 生成的诗歌,因为它们“更美”且更容易理解。AI 生成的诗歌在韵律、美感和情感影响力等多个方面获得了更高的评分,参与者表示,人工智能生成的诗歌比真正的诗歌节奏更好、更优美。

更令人担忧的是,参与者在 58.5% 的情况下误认为 AI 生成的诗歌是人类创作的,只有 51.7% 的情况下做出了正确的判断。

研究作者 Brian Porter 博士表示:“我们的结果表明,人们无法识别 AI 生成的诗歌,并且他们更喜欢 AI 生成的诗歌而不是人类写的诗歌。事实上,AI 生成的诗歌更有可能被判断为人写的,而不是真正的人类写的诗歌。”

有趣的是,五首被评为最不可能是人类作品的诗歌实际上是著名诗人的作品,而四首被评为最像人类作品的诗歌则是 AI 生成的。

AI 写诗胜过莎士比亚?研究显示人类更偏爱 AI 生成的诗歌 – IT之家 (ithome.com)

披头士 AI 歌曲获格莱美提名

虽然《Now and Then》是通过机器学习完成的,但它仍然在格莱美人工智能规则的范围之内。

目前的指导方针规定,”只有人类创作者才有资格提交格莱美奖的评审、提名或获奖”,但包含人工智能素材”元素”的作品有资格进入适用类别。

–这意义深远,继画作百万美元获奖,歌曲也走上领奖台了,以后限制你的唯有你

披头士乐队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制作的歌曲《Now And Then》获得了2025年第67届格莱美奖的两项提名。以下是详细信息:

1. 提名情况

  • 年度唱片奖:这首歌与碧昂斯的《Texas Hold ‘Em》、萨布丽娜·卡彭特的《Espresso》、查佩尔·罗恩的《Good Luck, Babe!》等歌曲一起角逐年度最佳唱片奖123。
  • 最佳摇滚表演奖:这首歌与黑键乐队的《Beautiful People (Stay High)》、绿日乐队的《The American Dream Is Killing Me》等歌曲竞争最佳摇滚表演奖123。

2. 制作背景

  • 原始录音:这首歌最初由约翰·列侬在20世纪70年代末录制的一首演示曲,由于技术限制,这首歌一直未能完成23。
  • AI技术:2021年,电影制作人彼得·杰克逊和他的团队使用先进的AI工具成功提取了列侬的嗓音,使用“音轨分离”的方法来隔离列侬的声音并消除背景噪音23。
  • 重新录制:保罗·麦卡特尼和林戈·斯塔尔在2022年重新录制了歌曲的鼓声和伴唱部分,并融入了乔治·哈里森在1995年《Anthology》录音中的吉他演奏23。
安踏之路

10年买过一双安踏篮球鞋,非常不错。

品牌化。

专业化。

集团化。

国际化。

精神化。

构建全新物理架构,寻找人工智能的另一条路

“想象一下,如果有一种物理架构与人脑的工作原理是相同的,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通过这种物理架构或者说用某种材料制备的器件来实现人脑的某些功能,最终通过不同的器件‘拼接’成一个类脑计算机呢?”这也是复旦大学微纳电子器件与量子计算机研究院院长、物理学系沈健正在进行的探索,而这类与传统计算机架构完全不同的类脑计算机,最大的特点就是低功耗、高效率,而这两者正是目前智能计算要进一步发展面临的最大瓶颈。

沈健团队提出基于物理过程的自主学习机制,探索了基于不同物理体系构成的物理神经网络及其无需外界干预便可进行“自我训练”的能力。目前,其团队在“面向低能耗智能计算的材料和器件”方面的研究已开始有成果陆续发布,其中“智能”磁性薄膜材料制备的器件就具备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将图像转化成电信号输入到该器件中,磁性材料中的磁畴在电信号刺激下自适应演化,于是该器件无需外部算法干预就自主实现了权重的计算和调整。通过将这一器件构筑成Hopfield网络,可以进行联想记忆任务,比如,给定部分或噪声图像时网络会自动恢复完整的原始图形模式,相关成果已物理学界的顶尖杂志接收。

物理学与人工智能的相辅相成

物理学与人工智能之间存在着深刻而密切的联系。从历史发展来看,物理学的基础理论为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就是最典型的物理学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例证,是Science For AI的最佳例证。

自20世纪40年代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以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呈现明显的不连续、阶越性特征。这些突破性进展往往由关键物理材料和器件的创新所驱动,如硅基半导体材料实现了高密度高速信息处理,巨磁阻材料推动了海量信息存储并加速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另一方面,物理学也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下快速进展,比如希格斯粒子的发现、引力波测量噪声的减少、系外行星的寻找、分子和材料性质的计算、蛋白质结构的预测以及高效太阳能电池的开发等都离不开人工智能。物理学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协同发展,不仅体现了科学领域的交叉融合之美,更为未来科技创新开辟了广阔空间。

但是,当下的智能计算主要面向语音、文字、图像、视频等具有强关联性的模拟信息。传统的冯诺依曼架构的计算机在处理这类信息是效率低下,因为,现有计算机的硬件架构本身就不是为了智能计算而设计的,所以我们就不得不在软件和算法上不断地去突破。而这一问题在现代大型神经网络处理数百甚至上千亿权重时表现得尤为突出,导致对算力和能源的需求急剧攀升。巨量的能耗和算力,成为人工智能进一步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

从物理学角度突破人工智能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沈健团队正在寻求的正是从基础物理研究的角度突破人工智能发展的瓶颈。大模型诞生后,一直有观点认为,人类正处于人工智能突破的前夜,但实际上能耗和算力已经成为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

沈健团队成员青年研究员余伟超说,尽管目前的瓶颈多来自于算力,但从长远来看,能耗将成为更为根本的限制。尽管现有的人工智能实现方式在计算资源利用和架构设计上确实存在优化空间,但不同的神经网络架构和硬件加速技术(如专用AI芯片、神经形态计算)正在不断探索更高效的计算范式,以提高人工智能系统的能量效率和计算性能。

物理体系的特性为人工神经网络提供了重要的灵感,尤其是若能在物理体系中直接实现人工神经网络,即物理神经网络,必将显著提升人工智能的能力与效率。因此,利用物理体系构建人工智能有可能成为实现可持续强人工智能的重要途径。

目前国际上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物理神经网络在推断任务中的应用,而网络的训练部分仍需依赖外部算法或计算实现,这与人脑的自我学习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基于物理体系的神经网络理论上可以通过内在的物理过程,实现无需外部干预的自主学习。

“人脑的可塑性是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基础。这种存算一体的的计算机架构与传统的冯诺依曼计算机架构完全不同。”沈健说,这就需要从更基础的层面设计物理架构,尤其是通过新材料和新器件的特性,如记忆性、相干性、非线性、涨落性、可塑性等,来构筑高能效的计算架构与范式。

从2018年开始,沈健团队就开始思考,是否有一些硬件或者是否有一些物理体系,天生就能处理人工智能的任务,通过这样的物理体系大幅度提升处理数据的密度。“确实有一些材料被称为‘smart material’,也就是智能材料,它们在外界‘刺激’下,具有自组织自适应的自我演化能力,同时自我演化的过程往往是纳秒级的。通过这样的材料,我们可以把这些硬件架构与创新的计算范式结合,从而找到一条智能计算的发展新路。”沈健告诉记者。目前团队已经发现了某些磁性薄膜体系具备类似的能力,不过他也坦承,这还仅仅是开始。

从关注成果本身到关注从0到1的实现

虽然这些成果还仅仅是起步,沈健说,S4AI(Science for AI)的发展也改变了他们团队的研究范式,过去像他这样的凝聚态物理学家更关注材料的物理性质,至于这个物理性质实现了会给现实带来改变其实并不真正关注,但如今,通过发现新的物理体系改变智能计算的范式,让他们“不得不”更开始渴望走通从0到1甚至到10的路。

目前,沈健团队正和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全国顶尖高校的材料科学、集成电路领域的学者合作,推动低功耗智能计算器件的发展。据介绍,他们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探索新型物理系统,如光子学、自旋电子学、超导约瑟夫森结等平台,在多种材料体系中实现高效的网络架构;开发物理自学习能力,通过研究增量赫布学习、平衡传播等策略实现高效的物理自主学习;同时致力于新型量子材料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探索具备量子特性的材料以实现算力转化;此外,还将物理自主学习概念扩展到其他网络结构,并结合前端设备开展多模态传感器计算的应用研究。

沈健谈到,展望未来,也许我们的人工智能工具未必是一个“全能型选手”,也许是某些方面的“特长生”,“总之,未来的人工智能工具的形态还很难预料,但是当我们通过全新的物理架构发展出诸多‘特长生’之后,也许最终也会实现‘全能型选手’的‘培养’,找到人工智能发展的另一种新的发展范式。”沈健说。

【来源:文汇】

DreamThinkOutput

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曾说过:”未来已经到来,只是尚未均匀分布。”这句话用来描述AI Agent和工作流的现状再合适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