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三次海上大决战
日本人现在为什么老不承认,因为抗战胜利苏联出兵东北,美国太平洋战争,原子弹,日本人可能认为败于美国~
公元663年白江口海战
隋唐时期,朝鲜半岛上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个国家鼎足而立,半岛北面和中国接壤的高句丽实力最强,是骚扰中原王朝东北边境的常客,半岛南面的百济和新罗则国小势弱,基本看高句丽、唐朝和日本的脸色行事。
早在隋代,文帝杨坚和炀帝杨广曾四次兴兵征讨过高句丽,不过结局都是虎头蛇尾。唐朝立国之初,高句丽的权臣渊盖苏文对唐朝的外交态度强硬,经常纵兵扰乱边境。公元654年,李世民亲率十万大军攻打高句丽,一路拔城奏凯,但在安市的攻城战中消耗过大,冬季的严寒最终迫使李世民撤军。
李世民攻打高句丽时,百济趁火打劫,抢占了新罗的十几个城池,日本也觉得是个瓜分新罗的好机会,所以加强了和百济的“通好”。等到高句丽从唐朝攻打的困境中脱身,也把矛头指向了新罗。亲唐的新罗,一下成了三个邻国的嘴边肥肉。
公元655年,唐高宗——李世民的儿子李治在位时期,新罗受到了百济和高句丽的联手进攻,一连被夺去三十三座城,新罗王金法敏紧急遣使到唐朝求援。
李治派出了十三万大军援助新罗,讨伐百济。统帅是时年69岁的左卫大将军、神丘道大总管苏定方。
公元660年3月,苏定方统率水陆大军近十三万,战船1900艘,加上五万新罗兵,一共十八万大军泰山压顶一样直捣百济。百济兵在熊津江口(今韩国南部锦江口)据险抵抗,苏定方亲率精兵渡江进击,大败百济军,斩杀数千人,余众皆溃。
苏定方乘胜直逼百济都城俱拔城(今韩国全州)。离城20里时,“贼倾国来拒,唐军大战破之,杀虏万余人”,逼使百济王义慈及太子隆弃城北逃。唐军乘胜追击,无奈之下,百济王义慈和太子隆面缚而降。
苏定方撤离时,留下了大将刘仁愿在百济旧都泗沘城镇守。
唐朝大军一走,百济的局势就开始不稳了,百济的旧将鬼室福信很忠心,他召集了余部展开“复国”的游击战。
为了迎回在日本为人质的王子丰回国即王位,鬼室福信遣使到日本求援,并献唐俘一百余人。
当时日本齐明天皇在位,她是位60多岁的老太太,执政的是她儿子——皇太子中大兄。
在日本的出兵增援下,百济的复国势力越发壮大,反而将刘仁愿的部队围困在泗沘城。
刘仁愿遣使向唐廷告急,李治想起了一个人,立刻一纸诏书:着刘仁轨率兵去救!
第一次带兵出征的刘仁轨,却军容严整号令严明,登陆朝鲜第一战,唐军与新罗军队联手出击,百济军“溺死者万余人”,只得从百济旧都撤围。刘仁轨和刘仁愿合兵一处,留守百济。
这时,百济内部发生内讧,百济王丰卸磨杀驴杀掉了复国功臣鬼室福信。
在刘仁轨建议下,唐军水陆两路直扑百济巢穴周留城,百济闻讯赶紧向日本乞师。中大兄心知争夺朝鲜在此一举,立刻倾全国之兵渡海作战,大军从白江口登陆,正好碰上刘仁轨率领的唐朝水师,一场大海战就此爆发。
后人能牢记刘仁轨这个名字,是因为这场彪炳千古的对日战争。
近代著名教育家傅斯年的儿子在1935年出生,那时正值日本侵略者策动“华北自治”,全国抗日气氛高涨之际。傅斯年给儿子取名时,破例没按家谱排行,而取名叫“傅仁轨”。好友罗家伦猜不到出处,傅斯年解释道,是因为仰慕唐代大败日本的名将刘仁轨。
蜿蜒起伏长达400公里的熊津江,把百济都城环抱在怀中,最后分成若干支流注入滔滔黄海。这其中,一条支流的入海口千古扬名:白江口。
公元663年8月17日,白江口海面上,两支舰队在武装对峙着。
唐日两军的实力对比为:唐军170艘战船,二万人(含新罗兵五千);日军1000艘战船,三万二千人(含百济兵五千)。日军在人数上占优,尤其战船几乎是唐军的6倍。但是唐朝国力富足,战船主要是楼船、艨艟、斗舰等高大船只,加上走轲、游艇、海鹘等小型船,特别是还有一种配备了火器的“火舰”,战斗力明显占上风。而日军的船只普遍小而简陋,性能方面完全处于劣势。
中日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战争,以唐军的压倒性胜利而告终,日军400多艘船只沉入了海底,士兵溺死无数,日军剩下的船只载着残兵,惶惶逃回日本。
援军惨败,周留城里的百济王丰闻风丧胆,趁乱逃奔高句丽,王子忠胜、忠志率残部投降。在大唐的军事铁腕下,百济的国名从朝鲜半岛抹去了。
白江口中日之战,从性质上说就是东亚的霸权争夺战,就是比谁膀子粗。日本吃了败仗后,整整九百年没敢对朝鲜半岛用兵。唐朝则顺利灭掉百济,五年之后又灭了高句丽,而与唐友好的新罗最终强大起来统一了半岛。
被狠狠揍了一顿的日本人,却丝毫没有因此对中国怀恨在心。日本民族尊崇强者,你把他打得服服帖帖,他反而更加佩服你。
从七世纪初至九世纪末约两个半世纪里,求贤若渴的日本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每次少则三四百人,多则八百余人,肩负着“取经”重任的日本留学生们像海绵一样,从盛唐文化里汲取了无数养分,滋养了大和民族。
日本同时代的中央制度、律令、历法、节俗、建筑、服饰、中医、文学、艺术、宗教、书画、雕塑,甚至刀剑、围棋、相扑这些后世日本的技艺强项,统统来自唐朝。
日本近代著名汉学家内藤湖南的比喻很精妙:“日本民族未与中国文化接触之前是一锅豆浆,中国文化就像碱水一样,日本民族与中国文化一接触,就成了豆腐。”
文献记载中,唐朝人形容日本使者“容止温雅”。话说当时派遣遣唐使是日本朝廷的一件大事,每次任命的遣唐使都要“海选”:首先是没有劣迹的朝廷官员,其次要有学问,毕竟肩负着学习先进文化的重任,另外,相貌要仪表堂堂,举止要有风度。
出海之前,天皇常常大设宴席,和诗赐刀相送,并再三谆谆告诫:“你们这一去,和气为重,既要学成东西,也不能有失国体。”而一旦使船返回日本,天皇也亲自设宴迎接,对完成任务的使臣加官进爵,对不幸遇难者厚加抚恤。
总体来说,唐代是中国人和日本人最有好感的黄金岁月,这依赖于日本一批一批恭恭敬敬的遣唐使,他们冒着生命危险远渡重洋,举止温雅求学若渴。在和唐朝的一流诗人吟和诗词之间,也留下了中日史上最缠绵的一页。
经历了五代十国的混乱,中国到了宋代,这时的日本已经养足精神羽翼渐丰,不再像对待唐朝那样恭敬,官方几乎没有使者互通,只有民间的僧侣和客商频繁来往,但日本人谦逊好学的形象在中国人眼里依旧没有改变。
1598年露梁海战
1590年7月,时任日本关白兼太政大臣,同时也是日本实际统治者的丰臣秀吉实现对日本领土的完全控制。不过相当多领主仍保留着自己的军队和领地,成为日本政治稳定的严重隐患。
丰臣秀吉希望通过发动对外战争,靠战争消耗各家实力。同时统一战争的胜利,也使丰臣秀吉对日本实力和自己的政治军事才能产生了不切实际的估计。
他制订出野心勃勃的扩张计划:借道朝鲜进攻并征服中国,随后以中国为基地征服印度及东南亚。
日本武器装备方面,通过与荷兰的贸易和自行研发生产,各大领主主力部队已较大程度实现火器化,侵朝日军更是把火枪火炮作为主要装备。
日本水军以整编后的海盗为骨干组建,作战经验丰富。侵朝日军共集结陆军15万人,水军700余艘主力舰船,加上后备力量,总兵力达28万人以上。
朝鲜李氏王朝已有二百多年没有经历战乱,军队训练水平低下,战略设施年久失修,而且朝鲜政局正处于“东人党”和“西人党”的激烈内斗之中,甚至连政令都无法通达。
当时明军的组织和装备较为混乱,士兵来源复杂、待遇低下,欠粮欠饷情况普遍存在。武器装备更是五花八门,从传统的刀枪弓箭到新发明的各种火铳、火箭,什么都有,但整体火器制造和运用水平与日军有着不小的差距。明军对日军具有优势的是骑兵和火炮。同时在后勤补给上,背靠国境的明军远胜依靠海路长途运送的日军。
1592年(万历二十年)4月13日,丰臣秀吉向集结在九州的日军下达出发命令,开启了以这一年命名的争夺东亚控制权的壬辰战争,5月2日,小西行长军团进入空无一人的汉城。此前两天,朝鲜宣宗李昖已与文武百官一起逃往平壤。6月11日,李昖放弃平壤,再次向中朝边境的义州出逃,并遣使向中国求援。
12月26日,明朝新任命的防海御倭总兵官李如松率领四万三千人越过鸭绿江进入朝鲜。万历二十一年正月初六,李如松率领的明军与朝鲜联军五万人进抵平壤城下。
李如松采用中国传统的“围三厥一”战术,并组织大量火炮和火箭猛烈轰击城内日军,一举破城。至1月20日,明军收复开城,朝鲜北部黄海、平安、京畿、忠清四道光复。
但过于乐观的李如松试图以轻骑三千突袭汉城,结果遭优势日军围攻被迫撤退,此后与日军形成对峙之势。
丰臣秀吉也意识到战争陷入僵局,他授权小西行长作为代表与明朝和谈。3月下旬,双方达成协议,日军于4月下旬撤出汉城,7月明军撤离朝鲜。万历援朝战争第一阶段结束。
丰臣秀吉并不甘心,经过四年休养生息,1597年2月,日军再次集结14万陆军和2.4万水军入侵朝鲜。战争初期,由于兵力不足和指挥失误,援朝明军接连失利。但日军士气也在旷日持久的战争中日渐衰落。1598年(万历二十六)年五月,丰臣秀吉眼见军无斗志,且钱粮消耗过大,只得默许撤军。至八月,原本在朝的14万日军只剩6万。
明朝此时则开始大量加派军队入朝,力求毕其功于一役,彻底解决朝鲜问题。万历二十六年七月,在朝明军人数已达7万,明军在朝鲜长期处于兵力劣势的局面终于得到扭转。
至九月,明军在朝兵力已达到14.2万,对日军形成压倒性优势。日军处境更艰难的是,由于海上交通线被明军水师封锁,在朝日军得不到海路运来的补给,饥寒交迫,更迫切希望尽快回国。
而此时日本正在风雨飘摇之中。8月,丰臣秀吉病逝。他逝世仅9天,五大家老一致决定从朝鲜撤军。9月15日,五大家老决定向明廷提出和议要求,试图为驻朝日军赢得撤退时间。9月28日,五大家老向在朝鲜的日军发出总撤退令。
当撤退命令下达后,小西行长几次组织小规模撤退,均被中朝联军水师挫败。从日军的行动中,中朝联军水师提督陈璘和李舜臣敏锐地判断出:这是日军总撤退的信号。联军决定将计就计,在露梁海峡地区组织一场围点打援的战役,彻底歼灭日本水军,断绝残余日军的最后退路。
联军故意放弃对11月18日回国的加藤清正军团的拦截以麻痹敌人,将全部水师兵力集中到顺天附近海域,由老将邓子龙率明朝水师一部埋伏在露梁海以北,切断日军退路;由李舜臣率朝鲜水师埋伏于露梁海以南的观音浦;陈璘则率明朝水师主力埋伏在昆阳竹岛,计划用三支舰队将前来救援小西行长的岛津舰队包围歼灭。
9日凌晨,岛津舰队刚驶出露梁海峡即落入联军包围。岛津舰队一面使用火炮和火枪还击,一面继续前进。战至天明,岛津舰队被联军舰队逼入观音浦,出口已被联军封死。
战斗一直打到当日正午,岛津舰队几乎全军覆没,除岛津义弘率50艘战船突出重围外,其余450艘战船全部被击沉,日军阵亡一万余人,史称露梁大捷。岛津义弘之后率残部逃至釜山,搭上回国的最后一班船。至此,朝鲜已不存在成建制的日军部队,壬辰战争在开始的地方画上了句号。
壬辰战争的失败,相当长时间内打消日本向大海那一边扩张的野心。丰臣秀吉虽然部分达到了削弱其他领主的目的,自己的嫡系却也同样损失惨重。他死后,在战争中最大限度保存实力的德川家康轻而易举地扫平其他诸侯,建立起幕府。
在1853年美国佩里准将的黑船叩关之前,德川幕府一直实施闭关锁国政策,无论是无组织的倭寇还是有组织的日本水军,再也没有敢向中国沿海发动大规模入侵。整个东亚地区保持了两百多年的相对和平状态。
而对于明朝而言,壬辰战争的胜利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在东亚的核心地位,维护东亚朝贡体系的稳定,也为明帝国乃至其后的清帝国争取到一个较为安定的外部环境。
1894年甲午海战
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事,请求清廷出兵援助,日军乘机赴朝。待到事件平定,日本却拒不退兵,并不宣而战,偷袭清朝的运兵船舰,中日甲午战争终于爆发。
中日海军,各有优劣。1894年9月17日,大清国北洋舰队从朝鲜返航至鸭绿江口外的黄海时,冤家路窄,等候在那里的日本海军舰队迎面而来。当双方终于在海上相遇,拉开了世界战争史首次蒸汽舰船大战的序幕之时,都非常紧张。
面对逼近的敌舰,北洋舰队首先陷入混乱。定远舰的刘步瞻指挥首先发炮,但未击中目标,反震塌前舰桥,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和英员泰莱皆从桥上摔下,严重受伤,一炮之始北洋舰队就失去了总指挥。
这场激烈的大海战持续四个多小时,北洋舰队自始至终几乎皆在无统一指挥的状态下分散作战。
刘步瞻、林泰曾二位总兵,无一人挺身而出,替代丁汝昌指挥。在战斗将结束时,才有靖远舰管带叶祖圭升旗代替旗舰,升起的也是一面收队旗,收拢指挥残余舰只撤出战斗而已。
所幸日舰以中小口径速射炮居多,为追求速度牺牲了装甲防护。北洋舰队用大口径火炮重捶,重创了日本联合舰队,旗舰“松岛号”的主炮弹药库被击中造成对方大爆炸,日舰被迫撤出战场。
但北洋舰队也损失严重,有资料统计,黄海海战中日舰平均中弹11发,而北洋各舰平均中弹107发。日舰速射炮的火力密集,有一定的优势。
日本联合舰队大胆采取穿插战术,分割北洋舰队。在激战中,落伍的日舰“比睿”号、 “西京丸”号、 “赤城”号冒险从我舰群中穿过,北洋舰队集中炮火轰击,这三艘日舰竟然击之不中,中之不沉。仅六百余吨的炮舰“赤城”号在炮火中蒸汽管破裂,舰长阵亡,前炮弹药断绝、大樯摧折居然不沉,侥幸逃出。
北洋舰队“福龙”号鱼雷艇向武装商船“西京丸”号连发三枚鱼雷,最近的发射距离仅为四十米,竟也无一命中,事后查明,居然是发射鱼雷前没有给鱼雷定深!使得“西京丸”号侥幸逃过一劫。
反观组建时间很短的日本联合舰队,在整个作战过程中队形不乱,“始终信号相通,秩序井然,如在操演中。”
1895年2月7日,日军20多艘战舰开始对驻防威海卫的北洋舰队进行总攻。在这场命运攸关的战斗中,负责威海卫南帮炮台防务的刘超佩贪生怕死,首先逃跑,致使威海卫南帮炮台被日军占领,北洋舰队陷入了腹背受敌的险境。
两天以后,在威海战役最困难的时候,王平率领北洋舰队鱼雷艇队集体避战逃跑。
解除了鱼雷威胁的日本联合舰队趁势轰击刘公岛,史书记载为“炮弹如雨”。
1895年2月17日16时,风雪交加,日本联合舰队开进威海卫。大清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及《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从此走向更加深重的灾难。战后朝鲜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成为日本侵略中国的跳板,中国东北部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台湾被日本割占,使数百万同胞离开祖国的怀抱,饱受欺凌50多年。
日本是甲午战争的最大受益者,得到了价值1亿两白银的战利品和2.3亿两的赔款。这笔巨款相当于日本当时7年的财政收入。战后,日本经济和军事实力飞速扩张,为其在上世纪30年代大举侵华埋下伏笔。
儒风大家原创,转载需注明。